位于武陵山区深处的城步苗族自治县五团镇恒洲村是一个风光明媚的小山村,四周环绕着奇峰,近处是山,远处像泼墨山水画。
村子两侧碧绿的黄色水稻被沉沉的稻穗压弯了腰,富有苗族特色的藤蔓楼依山而建,错了。 泉水在山间蜿蜒,忽而现。 这幅山水养育了擅长唱歌跳舞的苗族孩子,但给他们走出山村带来了很多障碍。
一般来说,要成为有钱人,首先要修路。 但是,在这个小山村里,人们祖祖辈辈外出只有一条土路,从村子到最近的五团镇政府需要走12公里,到城步县需要走很长的山路。 无路可走的恒洲村就像一叶孤舟,住在其中的人们只能过着人背马不停蹄的工作的日子。
“当时没路的时候,姐姐结婚的时候买了柜子。 当时有几个人从城里运过来。 家里买的洗衣机也只能靠两个人的力气走9公里多的山路,从旁边的村镇运回去。 ”恒洲村秘书想起了当时的事情,至今仍印象深刻。
购买家庭用品也是如此,但面对建造房屋和维修房屋的大规模工程,村民们更是痛苦不已。 走在村里的小路上,村主任杨华指着路边泥瓦主体的木制屋顶的吊床说。 这就是他几年前刚装修的房子。
想起当时的事情,杨华说,因为没有路,所有的建材都骑在人的背上回来,很费时间和精力。 “每天扛着各种各样的材料,我的双肩满是水泡,房子装修完的时候,我也累了去医院打点滴。 ”他说。
对祖祖辈辈务农的村民来说,丰收的季节也是辛苦的季节。 村民杨昌海自家的田地离家三四公里,全程都是上坡,每次稻谷丰收,他都需要一担一担地回来。 忍受着辛苦的杨先生想起当时的事情,坦率地说“很辛苦”。
“因为走的是山路,如果不扛的话,我需要走30分钟。 扛的时候最少选130斤。 单程需要一个多小时。 收割庄稼的时候,我一天要往返四五次,一般要持续半个月左右,”他说。
俗话说,再苦也苦不了孩子,再穷也穷不了教育。 因为没有像样的路,村里的孩子们需要从三年级开始走12公里到附近的五团町,家长们看到了,心里很痛苦。
“以前的路不能骑摩托车。 我的孩子走路去学校。 有时走着走着累了,一路上哭着。 每次从学校回来都一直睡觉,能睡到第二天,她就对我说很累。 ’杨华同情了,但没办法说。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 要摆脱贫困,就要优先道路。 今年4月,绕山间蜿蜒约4.4公里的水泥路,经过200多天的艰苦施工,在村民们的热情关注下开通。
商务部安排300万元定点扶贫资金建设的这条路,成为恒洲村和周边4个建设村通往城镇的必由之路。 除路面硬化外,工程开挖土质边沟1000多立方米,挡土墙约900立方米,涵洞设置30米,进一步改善沿线群众住宅和农田的灌溉条件。
扶贫促进山村的巨大变化。 恒村得到商务部的大力支持,商务部派驻城步担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刘书军担任联点指导,青年干部朱乔木担任党支部副书记,驻村协助,深入开展群众事业,抓好扶贫项目落实,商务扶贫工作取得成效
在谈到干部驻村后的变化时,恒洲村党支部书记李国说,挂职干部给恒洲村带来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老百姓衷心感谢商务部的干部们,其中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到比较偏远的一组和七组只能走土路,很窄,骑摩托车不仅不方便,也不安全。 现在村道、组道都铺好了,变宽了,老百姓衷心感谢。 ”李书记说。
朱高木表示,近三年来,商务部直接投资恒洲村的定点扶贫资金达到480多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快速发展、民生改善,帮助恒洲村基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今年年底,全村65户建设
道路改变了生活。 现在的杨华每周用面包车送孩子上学,星期五从学校接孩子。杨先生不再需要用肩膀扛着稻子,说:“开车拉,车就回来了。 摩托车、三轮可以拉两三次”在国外打工的杨红武回到家,着手修理房子。
“以前我道路不通,想修理房子,但没办法。 现在道路畅通了,请赶快回家修理。 ”他说:“我认为修理房子需要6万元左右的钱。 道路没修好的时候,消费是现在的3倍左右。 ”。
道通民心,道沿百业兴。 “等了30多年,水泥路才修到房子前面,人背着马工作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恒洲村的80岁老党员杨合田看到新修的道路,兴奋地写下了“感恩不忘党”的对联。 “想起当初冻得饥饿和古老的痛苦,现在想看看丰衣足食谢党恩。 ”
标题:“一条通往民心的路”
地址:http://www.bjzghzbx.com.cn/bftt/1370.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