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72字,读完约6分钟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清洁能源的价值日益凸显,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是爆发年的投资中心线,整车厂、上下游零部件、电池技术备受市场关注和资金支持。
到了2021年,汽车行业的氢燃料电池技术迅速发展,或者成为氢燃料电池爆炸的元年。
这几天正值2021年上海车展举办之际,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罗夫”)宣布,49吨氢燃料电池6x4半挂车的中极-天枢和4.5t氢能高端城市物流车的中极-天玑两种中高档
事实上,氢能作为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具有高效、零排放、零污染的特点,不仅是“碳中性”目标的重要工具,而且氢经济不断上升成为国家战术。
氢能汽车的特点凸显,全国专利公开量大
国际氢能委员会预计,到2050年,氢能将承担全球能源终端18%的诉求,产生超过2.5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燃料电池汽车将占全球车辆的20%-25%。
与目前的锂电新能源车相比,氢能电池汽车的燃油补给时间优于加油效率。 另外,氢燃料电池的低温适应性也优于锂电池,续航距离更长,是未来汽车快速发展的方向之一。
作为手套首个量产氢能重卡,中极-天枢采用模块化开发,配置手套自研的120kw燃料电池系统,峰值效率最高可达60%。 中极-天枢配备了格罗夫创新的多能源动力系统和自主设计的70mpa10瓶装供氢系统,使整车氢能动力最高输出功率超过360kw,最高输出扭矩超过2400nm,续航距离超过1000km千米。
这样的配置,将充分满足大型卡的强大动力和对更长续航时间的更高诉求,满足物流配送、快递快运、煤炭运输、港口运输等应用场景下车辆对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性的诉求。
被定位为高端城市物流车的中极-天玑基于格罗夫新的氢能平台的框架,正在新的正向开发。 该车配备全套格罗夫自主集成的电驱动系统和辅助能源系统,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80kw,最大输出扭矩可达1100nm。
为了彻底消除客户对里程的担忧,中极-天玑搭载了格罗夫自主开发的氢气瓶设计,续航距离可以达到1000km公里以上。
使用全氢能动力系统的汽车可以摆脱对大型锂电池的依赖,不会因大型锂电池而受到体积、重量、安全的困扰,但技术难度较高。
环球氢能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郝义国介绍,企业是国内氢能产业专利公开量较大的中国整车公司,也是年全国公司科技创新500强之一。 截至2021年2月,企业已申请专利1579件,其中发明专利648件。 这两年,手套稳居全国整车公司燃料电池行业专利公开量之首。
迅速响应市场变化,全产业链布局完整
据悉,环球车于2019年在国内推出高端全功率燃料电池轿车,在市场上引起巨大反响。 但是,年9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发布的《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模型应用的通知》中,该通知以推进燃料电池在中重商用车行业的产业化应用,特别是支持重型卡车的快速发展为要点提出。
在这样的政策下,环球车顺应市场变化,迅速进入中高级商用车行业,完成了商乘一体的汽车业务布局。
与目前锂离子汽车快速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样,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快速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是氢能基础设施方面,包括氢能的生产传输和氢站互联网的建设。
但是,现在氢站建立在物流车、巴士、专车能够稳定运营的区域。 因为这可以确保氢气站的利用率,所以手套将目光转向能够更快地大量生产的商用车路线。
未来,随着氢能商用车促进氢气站互联网线路的形成,氢能乘用车的加氢也将变得方便。 氢气轿车的能源补给服务日趋完善,更是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区域化氢化互联网。
从侧面反映出手套深厚的技术积累,从轿车到商用车的快速切换也可以为从制氢到整车应用全产业链布局的手套提供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的方案。
在氢能原材料层面,武汉地质资源与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武汉资环院”)与程寒松教授合作成立的氢能集团,常温常压储氢领域的技术性在制造领域处于较高水平,2019年3月由氢能集团建设的液体纳米复合材料,
在制氢方面,武汉资环院参投公司的中极氢能实现了加氢站设备的集成化、智能化,设计产能一天300公里,可以满足约50辆公交车的加氢诉求,目前,云梦、潜江的新产能将在未来3-5年的湖北省内加氢。
在动力系统方面,武汉资环院参投公司泰歌氢能拥有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部分已经小批量交付,在武汉公交示范运营,正式生产。
车展期间,格罗夫与少许市场战术合作伙伴等多家公司签署了3500辆氢能重卡订单或联合市场宣传协议,中极氢能商用车呈现出极强的商业化快速发展态势。
早期投资者凯龙股份常年配置,有望进军万亿级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车展上登场的环球氢能汽车的后面也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的身影。 随着氢能汽车产业的落地,早期投资者凯龙股( 002783.sz )将直接受益。
凯龙股是湖北省民爆领域的顶级上市企业,早在全年布局氢能行业,出资2亿1000万元出资君丰华盛顿基金,占股67.74%。 该基金主要投资于武汉资环院,占该企业22%的股权。 武汉资环院持有环球花80%的股份。 据此,凯龙股份间接持有格罗夫11.92%的股份。
此次在上海车展上亮相的环球氢能汽车,是该基金在氢能行业的积分投资项目。
合成氨是凯龙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但据了解,凯龙股份有限公司原主业民爆行业生产的工业炸药主要原材料为硝酸铵,硝酸铵主要原材料为合成氨。
因为企业生产合成氨的第一道工序是从煤炭中制氢,在制氢行业对企业自身来说是优势。 目前,在民爆领域接近天花板的时刻,企业也有向储氢材料、加氢材料及含氢装备方向迅速发展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年12月23日,凯龙股份与武汉资环院、德中经贸、深圳君丰创投签署了战术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了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合作计划中,凯龙股份有限公司首要负责推进氢能产业链中的相关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新型储氢材料、制氢、动力系统等)的落地,武汉资环院负责氢能车的量产工作。
根据《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计到2050年,中国氢气站将超过1万座,氢气能源产业年产值将超过10万亿元。
目前,凯龙股总收益不足20亿,随着碳中和政策扶持和氢能汽车在未来的落地,多年布局的氢能行业终于迎来收割阶段,将企业带入万亿级赛道。 对凯龙股来说,不仅是环球汽车的投资,企业在氢能产业链上的战术布局也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未来的想象力空之间非常可观。
标题:“格罗夫氢能源商用车亮相上海车展,早期投资人凯龙股份布局多年,有望迎来万亿级赛道”
地址:http://www.bjzghzbx.com.cn/bftt/7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