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0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商务信息网记者刘明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一些外贸公司增加了“小烦恼”。 集装箱不足,运费上涨后上涨,可以拿到订单,但物流困难。

中国港口协会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以来,沿海港口集装箱业务量迅速增长,八大枢纽港集装箱吞吐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1.1%,增速创今年以来新高。 在中国青岛、连云港、宁波、上海等大型港口,集装箱极度短缺导致船舶停泊工作延误,港口受到压力。 由于许多外贸公司“一箱难求”,中国集装箱领域协会日前建议集装箱产业链公司积极投入稳定外贸的行动。

“从物流冷暖看外贸温度”

港口是经济冷暖的窗口,集装箱就像这里的温度计一样,折射出国内经济特别是外贸变暖的积极信号。

诚然,中国集装箱短缺与疫情防控期间世界各地港口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各地散落的集装箱回流不畅有关,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疫情防控高效强力,对疫情跨国出口的依赖性加强,中海外贸走向良好轨迹。 今年头11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比去年同期连续6个月保持正增长,其中出口16.1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 临近圣诞节、新年等节日,中国的出口可谓旺季。

“从物流冷暖看外贸温度”

集装箱上演火爆行情,由于运输时间短、价格低、运输能力大、零接触、经济环保、安全高效等特点,中欧班排也异军突起。 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欧班排运营量达到10180辆,超过去年全年运营量,货运量92.7万标准箱,比去年同期增长54%,往返综合称重箱率达98.3%,创纪录,成为国际物流畅通的“硬核担当”

“从物流冷暖看外贸温度”

中国东北的满洲里、正北方的埃伦·霍特、西北部的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是中欧班列的四个铁路口岸。 今年以来,经阿拉山口口岸和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的中欧班排均超过4000列,经满洲里口岸出境的中欧班排超过3000列,经埃伦霍特口岸出境的2000多列中欧班排涨幅最大,为53.4%。

“从物流冷暖看外贸温度”

火车一响,黄金万二。 与铁路一起延伸的不仅是物流干线,也是经济贸易、人文交流的延长线。 中欧班列的背后同样释放出中海外贸稳定方面的积极信号。 尽管受疫情影响,今年头10个月,中国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外贸进出口总值仍达7.5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在中海外贸中的占有率上升至29.2%。

“从物流冷暖看外贸温度”

通过繁忙的国际物流,可以触摸到中海外贸不断向好、快速发展的脉搏。 对外贸易完成了出色的重整,有天时和地利的因素,但最重要的是“与人”,集中了从中央到地方,以及各市场主体的辛勤努力和努力。 从市场跌落增长的中海外贸具有强大的韧性,善于从危险中寻找机会,将危险变为危险。

“从物流冷暖看外贸温度”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外贸公司将风生水起,在难得的窗口期练内功,进一步壮大自身实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巩固新开拓的市场和商业伙伴,保持快速发展的稳定力量


标题:“从物流冷暖看外贸温度”

地址:http://www.bjzghzbx.com.cn/bftt/5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