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85字,读完约7分钟

林小昭

[去年东莞、苏州、天津三个城市已超过5000家,在二线城市中位居第一; 此后,杭州、武汉、佛山、成都、南京、青岛已超过3000家。 ]

科技开发板开业之际,各地越来越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出台了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 国家级高新技术公司(以下称“国高企业”)的数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创新活力的重要指标。 一个城市高新技术公司的多寡和强弱,决定了其未来的竞争力。

“二线城市高新公司比拼:东莞苏州力压全部省会城市”

那么,各主要城市的高科技公司数量如何? 从现有数据来看,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仍遥遥领先,二线城市短期内难以实现。 在二线城市中,还有那些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了去年各主要城市的高新技术公司数量,去年东莞、苏州、天津三个城市已超过5000家,在二线城市中位居第一。 此后,杭州、武汉、佛山、成都、南京、青岛已超过3000家。 从区域总体格局来看,南北分化情况明显。

“二线城市高新公司比拼:东莞苏州力压全部省会城市”

必须证明的是,很多城市的数据是估计数,与最终公布的数据有一定的误差。

东莞的转型取得了成效

其中,东莞5798家居全二线城市首位。

目前,东莞的高新技术产品主要集中在电子报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五大行业,其中电子新闻技术行业的产品突出,占各类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一半。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东莞开始积极谋划产业突破,相继出台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和高度化的“21条”和“新21条”,指导东莞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市场调节从“无为而治”向“市场政府双管齐下”的转变。

在这个阶段,一些公司开始探索转型,东莞的高端智能手机产业逐渐凸显,做大做强。 华为、oppo、vivo等东莞制造和东莞企业品牌逐渐崭露头角,并逐渐发展成为龙头公司,带动着东莞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今年,东莞将重点布局新一代新闻技术、高端设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产业,加快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今年东莞国家高新技术公司数量6500多家,r&; d投入占有率提高到2.65%左右。

在苏州,去年全市共有高科技公司952家,累计达5416家,在二线城市中位居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与东莞一样,苏州也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制造业为主的普通地级市、工业大城市,近年来正处于加速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目前苏州正在努力提升城市的快速发展平台。

今年3月,南京大学与苏州市政府签署了全面的战术合作和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建设协议。 双方将在本科教育、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办学、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加强战术合作。

为什么东莞和苏州的高科技公司数量最多? 其理由是,两个出口大城市都在积极转型,出口产业也在升级。 东莞某卫浴公司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国家级科技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公司有一系列认定门槛,公司成为高新技术公司,最大的利润就是这个称号,也就是公司声誉的提高,对公司的快速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线城市高新公司比拼:东莞苏州力压全部省会城市”

除东莞和苏州外,天津的高科技公司数量也达到5038家,居二线城市第一梯队。

多城堡位于3000家梯子队

这三个城市之后,目前4000~5000个城市还很紧缺,6个城市分别位于杭州、佛山、武汉、成都、南京、青岛3000家至4000家之间。

杭州去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948.4亿4000万元,新认定(新增)国家高新技术公司1059家,按365天计算,相当于每天新增2.9家。 在成都,去年该市全社会研发投资增长12%,万人比较有效的发明专利持有量为22件,增长15.8%。 高科技公司超过3000家。

“二线城市高新公司比拼:东莞苏州力压全部省会城市”

大市南京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作为全国高等教育重镇之一,南京的科教资源集中,特点非常突出。 它有高等学校5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2所,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数量也仅次于北京、上海。 随着创新名城的建设不断推进,南京现有的高科技公司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数据显示,全年南京净增高科技公司1282家,增长70%,达到3126家,与武汉、成都等地处于同一梯队。

“二线城市高新公司比拼:东莞苏州力压全部省会城市”

南京市近日公布了2019年版创新名城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 提出细则,对科学创板上市的公司,不重复一次性给予300万元的资助。 对省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公司不重复一次性奖励50万元等。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强大的地方城市纷纷出台了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杭州于去年5月实施了《杭州市高新技术公司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这是杭州市级首次对国家高企实施资金奖励,补助金额最高可达60万元。

根据《行动计划》,杭州的国高企业力争到年达到5688家,6000家。

根据日前发布的信息,该市借鉴深圳、广州、杭州的经验,立足武汉实际,发布《武汉市高新技术公司培育三年( 2019-2021 )行动计划》,根据计划,到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公司总数为600家。 根据佛山去年10月公布的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高新技术公司数量持续增加。 到年,佛山全市高新技术公司将努力达到5000家。

“二线城市高新公司比拼:东莞苏州力压全部省会城市”

“虽然各地对国家级高新技术公司的政策支持不同,但大多在税收优惠、人才激励等方面存在政策倾斜。 ”一位从事国家高企业认定的机构人士告诉记者。

整体上南北分化

从整体上看,国家高企业数量多的城市主要以南方为中心。 所有城市中,北方地区超过3000个的城市只有直辖市、强一线城市北京、直辖市天津和计划单列市青岛。

青岛市科技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市1500家通过年度国家高新技术公司认定,全市总数达3112家,占全省总数的35%,净增1059家,两项指标均超过去年同期50%。 高科技公司总数在江北地区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三,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六。

“二线城市高新公司比拼:东莞苏州力压全部省会城市”

而南方城市中,国高企业超过3000家的城市有10个,除一线城市上海、深圳、广州外,二线城市还包括东莞、苏州、杭州、佛山、武汉、成都、南京。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一般地级市的国高企业数量也大幅领先于北方副省级省会城市。

“二线城市高新公司比拼:东莞苏州力压全部省会城市”

南北方城市国高企业数量的差异也与近年来南北方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分化相一致。 年以来,我国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经济增长率开始拉开。 珠江三角洲、长江经济带等经济加快增长势头,转型升级成效也显著。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任志武在去年11月举行的第二届“战术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峰会”上解体,中国南方经济在全国经济的占有率从年的57.4%上升到年上半年的62%,许多南方省的经济增长率维持在合理区间。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模式由“东西差距”变为“南北差距”,经济增长率“南快北慢”和经济总量“南升北降”现象持续发展。

“二线城市高新公司比拼:东莞苏州力压全部省会城市”

任志武解体是相关各地大力发挥新兴产业引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作用的客观结果,新一代新闻电子、新能源、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新产业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合肥、贵阳

刚公布的科技开发板最初名单中,9家公司,南方8席,北方仅占1席。

  

标题:“二线城市高新公司比拼:东莞苏州力压全部省会城市”

地址:http://www.bjzghzbx.com.cn/bftt/10354.html